微动态丨不同心智化个体的依恋风格特点以及情绪加工机制有何差异?
文|章鱼哥
(相关资料图)
编辑|比奇堡
在当今健康中国下,注重全民心理健康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大学生作为国家将来的栋梁,心理健康更不能忽视。
现在,一些大学生因心理问题休学、退学、自杀的案例不断增多。 大学生心理健康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大量研究资料表明, 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能适应大学新的人际圈、自我封闭、不合群、独来独往、存在交际障碍等心理不健康的情况,产生不良人际关系。
究其原因, 和这些学生的心智化发展有一定关系。
心智化是一种理解自我与他人心理状态的能力,心智化能力是影响人际关系的关键 ,高心智化能力有利于锻炼内省、提高自我觉察的能力,且利于改善人际关系。
这种能力不仅能使人们有效互动,还能促使双方产生真实的亲密感。
在人们进行心理活动时,心智化会把自己置于他人的角度, 从他人的角度看待事物,可以使人们对他人行为中所理解到的语言和情感信号做出即时的调整。
以满足人际关系互动的需要, 还有助于培养自我意识、管理与整合负面情绪,在情感失调和冲动控制问题中加强自控力、进行灵活的自我调节。
同时心智化也是适应逆境、挑战及压力的关键 ,能够促进心理快速复原,甚至有助于人们抵御遗传性精神疾病的遗传。
因此 要想发展并维持健康的人际关系,大学生良好的心智化能力是必不可少的。
那造成心智化能力低下的原因是什么呢?已有研究表明 常见的导致心智化缺陷的原因是发展缺陷和精神创伤。
Fonagy提出发展缺陷是 源于缺乏早期安全依恋,早期创伤性体验导致心智化能力发展不足。
心智化理论是以依恋理论为基础发展起来的 。
Baldwin等的研究指出, 人们的大多数人际关系都与他们的一般的依恋风格有关。
并且 人们很容易建立起符合他们一般风格的关系,长期形成的依恋风格与内部工作模式的概念具有互通性。
因此探索大学生心智化能力的依恋风格特点可以为心智化能力的培养提供新的思路。
其次,有研究表明 在安全依恋环境中成长的个体通常具有良好的心智化能力,并有助于发展个体的情绪功能。
心智化缺陷与早期的压力生活事件有关,导致个体识别想法和情感的能力较低,对情感状态的意识较低。
所以 我们可以认为心智化低下的大学生会因为早期的压力事件,对情绪的认知加工能力较低。
因此, 探索大学生心智化能力的情绪加工机制便于深入探索心智化与情绪的关系。
鉴于此,研究从依恋角度出发,探讨心智化与依恋风格的关系,设计情绪识别实验和情绪stroop实验探索大学生心智化能力的情绪加工机制。
一、理论基础
依恋风格的概念界定
依恋是指婴儿与他的主要照料者之间通过情感互动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心理联结。
成人依恋的概念最早是由Hazan和Shaver基于Bowlby的依恋理论提出的, 它是指成人对其童年依恋经历的回忆和再现,以及当前对此依恋经历的评价。
也是指 个体与目前同伴持续和长久的情感联结,是母婴依恋的发展和持续 ,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加工、重组,形成一种内部工作图式,成为对自我与他人的稳定认知模式。
成人依恋结构根据不同的划分方法,其组成也不同, 目前依恋的“类型说”和“维度说”是最常用的划分法。
Ainsworth最早提出了依恋的三类型说, 将儿童依恋分为安全型和非安全型,其中非安全型又分为回避型和反抗型。
Shaver最早提出用依恋焦虑和依恋回避两个连续维度对依恋进行划分。
目前,依恋回避和依恋焦虑在研究中应用非常广泛,其中 依恋焦虑维度测量个体担心与亲密他人分离或被抛弃的程度,依恋回避维度测量个体与他人的亲密和独立程度。
根据两个维度的得分,也能将依恋分为四个类型: 安全型、迷恋型、拒绝型和恐惧型 。Burger在《人格心理学》中对这四种类型的特征进行了阐释。
其中, 安全型的个体对亲密关系感到舒适又不过分担忧被抛弃 ; 迷恋型的个体缺乏内心的自我价值感,通过与别人的接近和亲密寻求自我接纳。
拒绝型的个体不相信别人或因害怕受到伤害而不愿在感情上依附于人;恐惧型的个体则既回避与别人的亲密关系,又害怕被拒绝带来的痛苦。
国内外现有的研究对成人依恋的概念基本遵循Hazan和Shaver对于成人依恋概念的解释。因此,研究同样采用此概念。
情绪stroop效应
经典stroop范式
stroop效应,又译作斯特普效应。是指字义对字体颜色的干扰效应。 一般认为,念字和说出字体颜色是两个不同的认知过程。
Stroop于1935年做了一个实验,他利用的刺激材料在颜色和意义上相矛盾,例如用蓝颜色写“红”这个字,要求被试说出字的颜色,而不是念字的读音,即回答“蓝”。
结果发现, 说字的颜色时会受到字义的干扰。词色一致的反应时要快于词色不一致。
情绪stroop范式
情绪stroop是GotlibI.H.&McCannC.D.提出的一种用以研究情绪刺激对认知加工干扰作用的实验范式, 由经典stroop发展演变而来,是经典stroop范式的变式。
在情绪stroop任务中, 通过呈现给被试一系列情绪刺激物,要求被试对这些刺激物中的非情绪信息做出快速反应。
以此来考察被试对情绪刺激的注意偏向以及对非情绪信息认知加工过程中的抗情绪干扰情况。
因此情绪stroop效应发展特点能够反映出个体对情绪干扰的分心抑制能力。
二、高低心智化大学生对情绪图片识别的正确率差异分析
研究显示,低心智化组对三类情绪图片识别的正确率均无显著差异,高 心智化组对创伤图片识别的正确率显著低于积极图片和中性图片。
说明 高心智化对创伤图片的识别正确率最低。
低心智化组对创伤图片识别的正确率显著高于高心智化组。 说明相比于高心智化组,低心智化组对创伤图片的敏感性更强。
在既往有关情绪识别的研究中可以发现, 个体对高风险因素的识别正确率要低于它的对照组。
这与高心智化组在情绪识别任务中对创伤图片的识别正确率较低结果一致, 创伤图片作为一种高风险因素,所以对它的识别正确率更低。
两组被试在创伤图片识别的正确率上反映出差异,且低心智化组的识别正确率更高。
可以推测 低心智化组因为其创伤经历,对创伤图片高度敏感,可以作出又快又准确的反应。 而高心智化组需要对创伤图片进行判断。
因为两组被试的经历不同, 他们可能会对同一张图片作出不同的属性判断。所以低心智化组对创伤图片的识别正确率更高。
三、高低心智化大学生对情绪图片识别的反应时差异分析
研究结果说明, 相比于高心智化组,低心智化组对情绪图片更为敏感,且对创伤图片的敏感性最高。
按照以往研究, 长期暴露在关系创伤中可能会影响大脑执行功能 ,这是心智化的重要前提,低心智化组因执行功能偏低,其情绪识的敏感性应该更弱。
研究结论与此不一致,究其原因, 可能是低心智化群体的逃避机制所致。
低心智化组对三类图片反应时均短于高心智化组。 安全依恋关系是心智化最佳的炼炉,与之相应地,依恋关系中的创伤则是对心智化有害的。
依恋创伤 不仅会损害依恋关系,同时也会损伤发展依恋关系的能力 。因为情感忽视塑造个体形成回避型依恋模式,从而降低认知共情能力。
最糟糕的情况, 就是对心智化的病态恐惧性回避。
个体在童年时期遭受的情感忽视对于幼小的个体来说是无法独立去解决的困难,于是 他们会去寻求心理支持,依恋作为一种天生的调节情感的机制被激活。
但很矛盾的是 作为支持来源的父母同时又是他们创伤的施加者 ,所以个体的依恋系统很可能会受到损害,他们更倾向于选择抑制激活策略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由于寻求亲密感对于他们来说是危险的,因此 他们会试图关闭自己的依恋系统,这样就可以规避掉所有潜在的危险因素。
研究图片选取均以家庭为背景,展示家庭和谐为积极图片,反之为创伤图片。
无论是积极图还是创伤图,低心智化被试均会因为自己的依恋系统损伤而作出回避反应 。这也就可以解释低心智化组对三类图片反应时均短于高心智化组。
低心智化组对创伤图片的反应时最短。
儿童期的虐待破坏了心智化能力的发展,对于儿童来说,对施虐者心理的觉知是十分恐怖的, 因为“他将要直接面对那些接受起来极其痛苦的针对他们自己的态度:
仇恨、残暴、冷漠。
为了自我保护,他们 形成对心理世界的回避,这损伤了儿童的心智化能力。
创伤作为低心智化的关键因素 ,被试在看到创伤图片时,敏感性肯定最高,表现为快速按键。
另外,也有 可能是低心智化组对创伤图片的情感阈限较低,所以能快速反应。
Blair认为反应性行为是源于情感性的挫败和愤怒的冲动行为,创伤在反应性的攻击行为中起到更大的作用,即 创伤使得个体对应激更为敏感,降低了情感反应性的阈限。
所以低心智化组对创伤图片的反应时最短。
四、讨论与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 高低心智化组被试均对创伤色词的反应时最长,说明均对创伤词产生了注意偏向。
可以从Mathews和MacLeod提出的“优先加工模型”来作出解释,研究表明 个体在心理加工和行为反应上,会对自身具有威胁的刺激表现出优先效应:
即 对具有威胁自己的负性情绪会得到优先加工。
创伤词汇所诱发的情绪感受类似于威胁性刺激所产生的情绪感受,并且 人天生具有把注意资源优先分配到威胁刺激上的本能倾向。
因此, 创伤词自动化地获得了注意资源,得到优先加工 ,导致了对当前词色判断的干扰,所以对创伤色词的反应更慢。
低心智化组对三类情绪词词色的反应时显著长于高心智化组 ,这也许是因为低心智化组由于其焦虑属性,习惯于把环境知觉和解释为有威胁性。
即使是在感觉快乐时,也会更加偏向于沉浸和搜索负性的刺激,即使我们认为他们的初衷是为了保持快乐的感受, 但是他们的注意和思维习惯势必会使他们无法走出害怕威胁的阴影。
低心智化组被试对创伤词词色的反应时显著长于高心智化组,说明 低心智化组被试因其创伤经历,对创伤色词的注意偏向程度更强。
相关文献研究发现, 童年创伤经历人群在情绪stroop任务中表现出创伤词的延迟颜色命名,这与童年身体创伤历史导致的认知能力下降有关。
对情绪进行心智化不仅是感受情绪,它还体现着阐明这些情绪的意义。
所以可以推测 低心智化组被试在注意到创伤色词时,赋予其意义,回忆起自己的童年经历使得反应时变长。
另外前人认为注意偏向的产生可能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是在定向阶段,个体对威胁性的刺激更加敏感,注意力被威胁刺激所吸引。
因此表现出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 第二种是威胁刺激影响到注意维持的时间或注意解除的能力,使得注意在这些刺激所在区域停留的时间较长,从而产生了注意偏向。
第一种可能性可以解释高低心智化组均对创伤词产生注意偏向 ,第二种可能性可以解释 低心智化组对创伤词的注意偏向程度更强。
创伤词不仅是低心智化组的一种威胁刺激, 它还使低心智化组被试想起其创伤经历,导致注意维持时间较长。
所以低心智化组被试对创伤色词的反应时更长。
研究是一篇机制研究,探讨了大学生心智化的依恋风格与情绪。
研究一探讨心智化的依恋风格特点,研究二探讨不同心智化大学生的情绪识别能力,在这基础上,研究三更深入地探讨了情绪加工机制。
研究二和研究三因实验材料不同导致在实验结果上呈现出差异性,以往的研究者发现, 似乎图片比文字引起的情绪唤起更为明显。
Spruyt等人通过呈现词语和图片2种类型的启动刺激,然后对呈现的靶刺激进行命名记录被试完成实验任务的反应时。
结果表明作为启动刺激,图片比文字引起的启动效应更为显著。
情绪图片作为一种情绪诱发的标准刺激材料,与情绪词相比, 具有从生态学角度而言的形象性。
情绪图片作为个体日常接触最多的一种情绪材料 ,其接受性与分辨性也最为广泛,势必会引起个体最为敏感的反应。
图片具有右脑情绪加工的优势,即 右脑顶枕区位置对情绪刺激加工的程度比左脑更强,尤其是对负性情绪信息的加工。
罗清旭,水仁德采用反应时范式, 以汉字单词和图片为刺激,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时上汉字单词加工为左半球优势。
情绪词汇并不如情绪图片那样直接与敏感, 词汇的加工过程比确实情绪图片更为复杂,理解起来也比情绪图片困难一些。
并且 情绪词汇受到更多的额外因素的影响 ,比如个体的受教育程度、成长经历、性别和年龄等等。
所以 造成情绪词汇的实验结果不如情绪图片的实验结果那样敏感。
结论:
1 低心智化大学生的总体依恋水平较低。
高心智化大学生的依恋类型更多属于安全依恋;低心智化大学生的依恋类型更多属于不安全依恋。
2 相比于高心智化组,低心智化组对三类情绪图片的识别反应时更短。
其中对创伤图片的反应时最短,说明低心智化组被试因自己的创伤经历做出了回避反应,且对创伤图片最敏感。
3相比于高心智化组,低心智化组对创伤词颜色的反应时更长, 说明低心智化组被试对创伤词产生了注意偏向,使其对创伤词颜色的反应时更长。
关键词:
为您推荐
-
7月7日,记者从自治区投资促进局获悉,我区以项目开工为抓手,强化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导向,截至6月底,全区二季度410个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开工
22-07-08
-
7月7日,记者从自治区投资促进局获悉,我区以项目开工为抓手,强化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导向,截至6月底,全区二季度410个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开工
22-07-08
-
3月15日,中来股份发布公告称,公司与太原市人民政府、古交市人民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与投资协议》,公司拟在山西省古交市投资年产20万吨
22-03-18
-
中新网8月28日电 据健康北京微信公众号消息,北京中康时代康复医院、北京四惠中医医院等多家医疗机构,存在工作人员未严格落实定期进
21-08-30
-
中新网兰州8月28日电 (记者 殷春永 冯志军)“刚开始说待三年,但三年之后又三年……”14年前受上级“委派”,在大漠戈壁深处的峡谷
21-08-30
-
中新网上海8月28日电 (张践)阿依古丽来自新疆阿勒泰地区,2009年来到上海创业。十余年来,阿依古丽身边的小伙伴们都亲切地称呼她为“
21-08-30
-
新华社郑州8月28日电(记者翟濯)记者从河南省政府新闻办28日举办的“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周口专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本次洪涝灾害共造
21-08-30
-
中新网防城港8月28日电(陈思华 罗婕 李尚珍)8月28日上午,广西防城港火车站增加4条到发线工程正式开工。该工程系广西“十四五”规划
21-08-30